6月7日,莘莘学子们将迎来一年一度的高考,2018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达到975万,比2017年增加35万,为近8年来高考报名人数最多。
从科举到高考
科举制诞生于隋,完备于唐,改革于宋,鼎盛于明,消亡于清,共持续了1300多年。
在汉代之前,官职都是世袭的,普通人想要一步步地改变自身地位是十分困难的,所以在当时好好读书,增加才干,不如投个好胎。但是随着社会发展,统治者们也意识到了世袭弊端,所以在汉代就出台了察举制和征辟制。虽然这种做法能够起到一定的效果,但是这也变成某些品行不端的官员索取贿赂的途径。之后政府推行的九品中正制度也存在这样的问题,虽然对人才的发掘有一定好处,但是“上品无寒门,下品无士族”的现象还是相当刺眼的。
到了隋朝统一全国后,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,用科举制代替九品中正制。在唐朝,科举制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。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,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。经宋朝改革,则确立了三年一次的三级考试。到了明代,正式科举考试分为乡试、会试、殿试三级,达到了鼎盛时期。
科举制的推行使得普通百姓有了奋斗的目标,从而也使得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,社会上形成了用功读书的良好风气,唐诗宋词元曲都是在以科举为基础的情况下,才有了当时的辉煌。
虽然科举的影响如此之大,但是处于封建社会的中国古代,问题矛盾也随之而来。“八股文”所带来的纯儒学思想,不仅仅使得其他学术发展受到阻碍,另一方面也禁锢了百姓的思想自由,再加上腐败问题,科举发展到清代,日趋没落,尤其是受到西方学校制度的影响后,最终在1905年结束,从此中国现代教育登上了历史舞台。
在经历了战争和革命的洗礼后,新中国在第一时间开启了高考制度,为国家发展建设选拔人才。高考从1952年正式开始,后废除过一段时间,到1977年又恢复起来。高考在一些制度上延续了科举制的意义,使得广大的人民群众可以通过学习来改变自身的命运,数以千万的学子通过高考跃入龙门,由此改变了个人命运,同时也为其将来投身社会主义建设奠定良好的学识基础。